Logo
    Search

    童心燕語

    我是一個兒科醫師。今日不談醫學,只想單純分享人生 我想推廣一些正向力,用孩子的眼睛「赤子之心」去看世界 當我們面臨不同的角色時,會有不同的人生麻煩事 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應該保留內心那個小孩的單純,好應對世界。 希望我能陪著你們,找尋快樂的自己~ 打賞我一杯飲料,解解渴,讓我有更多能量繼續發光發熱吧~ 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878a6d38-7542-4a42-a2a1-6d9c4c292e3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zhDr. Phoebe 燕燕醫師73 Episodes

    Episodes (73)

    孩子,人生中最需要的歸屬感,其實來源應該要是妳自己。

    孩子,人生中最需要的歸屬感,其實來源應該要是妳自己。
    我們的一生中,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為了追求那股自我認同、歸屬感而存在。 因為得到別人的肯定,讓我更有踏實的感受。 但,為何我們不能尋求自我的認同? 真正的歸屬感,應該來自自己對自己本質的接納,應該源於認同自己。 我們能決定自己的想法,能控制自己的心智與左右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看著自己孩子在面對生活挫折那種規避的態度,我彷彿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 那個,總是為了得到別人讚美,而過度努力的我。 她需要我的支持,她需要的不只是我的認可,而是對自己的認同。 我得花好大的力氣,來舒緩她給自己的壓力。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下次"!

    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下次"!
    這兩個字,其實在生活中超常聽見的。舉凡朋友之間、家人之間,甚至是親子之間,已經有點像"你好"如此這般的問候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有"現在",沒有對未來的既視感。 他們感受不到當媽媽說"下次吧"的那個時間點到底在哪裡,於是常常視父母的"下次"為拒絕,而崩潰大哭。 在大人說出這兩個字之前,可以試試思考自己是真心的願意下次去、還是只是敷衍呢? 在我的人生裡,充滿著"下次吧"的故事。 有溫暖的、有搞笑的、也有遺憾的。 這兩個字,遠比字面上的意思更沈重呢!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錄製節目一年以來,不只我先生,連我自己都很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終於更明白了人際關係應對進退之間的維妙之處。 當我很努力要求對方向我靠近,我反而是形成了一股"推力",將他往反向推開。 不只是對老公,對小孩的教育觀點也是如此。 原來,最容易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透過自我理解、自我對話,我才真正體悟了,我的成長。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小Q人生中的"一日朋友",點醒了我看待"朋友"的意義

    小Q人生中的"一日朋友",點醒了我看待"朋友"的意義
    小時候不懂事,總是喜歡區分"好朋友"或是"不是朋友"。 長大後的我,隨著人際關係更多元化之後,才真正了解這世界不是只有是與非、也不是只有好與不好。 要怎麼看待對方在自己人生旅途中的角色,其實也取決於自己的心境與情境。 我想用哲學的討論方式,來跟孩子們討論「朋友是什麼」 透過互動的模式,讓孩子理解,未來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同儕, 取其優,而不看其劣。 人的一生中,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真的很重要。 這一路來,很謝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你/妳們,每一個"朋友"。 書本推薦:"影響孩子一生的慢思妙答: 40個簡單提問, 輕鬆提升邏輯智能"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來賓訪談:"通往星星的旅程"!小Q要上鋼琴課了!!!

    來賓訪談:"通往星星的旅程"!小Q要上鋼琴課了!!!
    坦白說,為了要不要小Q要不要去學鋼琴這一回事兒,我也左思右想了良久。 孩子跟我要求了好長一陣子,但都被我內心的惡魔,以"她太有可能虎頭蛇尾"或"練習的過程會很辛苦的,她真的撐得住嗎"這種反面想法給自我困住,於是我拖拉著沒有直接應和她。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 有時就是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生活中會出現種種情節來促使自己要正面迎擊這一個"孩子學才藝"的課題。 很慶幸的,我邀請到當初也跟我分析過我這一個困擾各種面向的好朋友「雪栗」,來陪我聊聊她的心路歷程。 她善用了自己的童年經歷,讓我對於這一個課題感到不孤單。 能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小Q的想法,讓我終於踏出了這一步。 孩子,妳就是妳人生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不管學習的路程上,妳能收穫多少。但至少,妳努力過、嘗試過。而媽媽我,曾那麼用心陪伴著。 特別來賓:雪栗Cheri 繪本推薦:"通往星星的旅程"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面對五歲孩子的情緒潰堤,我用耐心換得最美好的結局

    面對五歲孩子的情緒潰堤,我用耐心換得最美好的結局
    一個本該充滿歡樂的泡澡時光,卻因為姊姊的不滿而不了了之。 在小Q整個爆哭、崩潰的過程中, 我維持著在她視線範圍內的一定距離,等待她自己收復情緒。 即使耗掉很長的時間在等待,但最終我得到了她很正面的回饋。 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各種負面的情緒,需要有宣洩的空間。 小Q總是問我,她難道不能哭嗎? 我總是告訴她,可以哭,但是哭的方式有超多種,唯獨不能傷害到身邊的人。 她冷靜之後,不僅自我反省了一下,更完整地說出了她做錯的地方,也能正向面對事情的結局。 她知道她並不孤單,並且擁有更多愛的支持。 我很慶幸,我當下守住我的情緒與耐性,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機會與幸運,只留給準備好自己的人

    機會與幸運,只留給準備好自己的人
    生活中,處境的順與逆,其實跟心境很有關聯。 總是能正向思考的人,會把逆境活成助力;總是負能量爆棚的人,會在順境的高峰擔憂隨時跌落谷底。 我好想告訴孩子們的事,就是要記得「隨時準備好自己」 不是別人總是幸運,而是他們能把握每一分努力,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 不是自己總是不幸,而是自己不懂得重新思考,把自己限制在匡架裡動彈不得。 當你心情好,身邊會出現很多天使;當你心情不好,身邊圍繞著的都是惡魔。 要怎麼創造自己人生的路,其實心緒跟想法真的影響很大。 書籍推薦: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你長大想當什麼?」

    「你長大想當什麼?」
    我小時候很喜歡被問到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我大聲回答「當醫生」就會得到眾人的認可與讚許。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那不是我打從心底回答的答案。我只是習慣性地去當「乖寶寶」。 實際上,這一個問題,除了限制了孩子們的思考之外,更附帶著大人的期許。 有一點沉重,也有一點莫名奇妙。 現在,我當媽了。我想要告訴我的孩子們,這個問題沒有一定要給出答案。 妳們可以隨著時間、心情跟能力而更動。 人生是一個不停滾動的動態平衡,不要死命抓著自尊心而硬逼自己往別人的期待前進。 下次遇到未成年的孩子,拜託!"不要"問出這句話。我替孩子們感謝你~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來吧老公!來吵一個「有建設性」的架吧!

    來吧老公!來吵一個「有建設性」的架吧!
    夫妻之間有爭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可是我們每一次的爭吵,到底對小孩是有正向還是負向的影響呢?爭執的畫面不要讓孩子看到,真的就是唯一最好的選擇嗎? 其實孩子們時時刻刻都在模仿著我們而成長。在一個「正向吵架」的過程中,孩子們反而可以學到如何正確表達自我而不傷人、如何以雙贏為前提共同探討彼此可以改進的方法、除了學會不讓自己受委屈之外,孩子們更能成長為富有同理心的一個成人。甚至也能擁有相對強大的安全感。 你/妳也在為了另一半的某些點氣個半死而不敢在孩子面前吭一聲嗎? 讓我們一起,換個角度思考,用正向的態度來跟另一半「好好吵一架」吧! 這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個好方法喔~ 書本推薦:"逆思維"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你也常常把自己當成"多工處理器"嗎?

    你也常常把自己當成"多工處理器"嗎?
    最近有好多的自我成長書籍都是在探討如何提高專注力,來為自己增加生產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今人人都是手機不離身。一隻手機在手,功能無窮。 能隨時處理公事、私事,也可以隨時瀏覽時事新聞與觀看社群軟體長知識。 在無形之中,我們個個都成了要同時處理各領域事件的"多工處理器"。 只是在長時間的"分心"之下,隱形的壓力逐漸累積成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除了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也造成了很多很難用言語形容的生理不適。 其實回頭來看,常常我同時去要求自己完成兩三件事的事後,會發現我雖然每件事都完成了,卻每件事都做不到最好。 反而會因為樣樣都達不到自我標準,而更覺得沮喪。 既然這樣,那我何不乾脆專心一致地完成一件能為自己打出滿分的事呢? 書本推薦:"底層邏輯"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所謂的教育/教養,其實只是用大人的框架去"整型"兒童?

    所謂的教育/教養,其實只是用大人的框架去"整型"兒童?
    在閱讀了李佳燕醫師的這本暢銷書之後,心裡浮現了許多的感觸及想法,所以火速來與大家分享。 之前也跟洪珊醫師小聊了一下關於過動、好動的區分,其實也代表著這個主題一直都是現階段大環境裡被過度診斷的一個大問題。 看診時小病人家長的擔憂、孩子導師的諸多的抱怨與糾正、孩子對課業積累的不滿與怨對,這些都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 只是,彷彿把「看病拿藥」當成解決的唯一途徑,儼然蔚為一股風潮! 在李醫師的這本書裡談到很多在現實社會中被忽略的問題,再再地打動了我的心。 孩子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環境,也有權利被理解。這是這社會上很多角落已經在努力改革的目標了。 希望我們社會未來的棟樑們,能都各自擁有被接納與被適切引導的機會呢。 書本推薦:"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教養滑鐵盧的自我覺察之路

    教養滑鐵盧的自我覺察之路
    小Q出現的行為及觀念問題,讓我深感挫折。 我因為對自己及小Q的期望過高,反而過度的去放大了孩子的缺陷,甚至還在小Q身上偷偷貼了那不該存在的標籤。 教養真的是一個得永續經營、永遠有新的難題可以挑戰的永恆課題。 但在這條路上,有多少的不甘心與無助,其實是大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呢? 孩子是無辜的,她們只是隨時都在學習,還沒到那個學會的時刻。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小孩,都會有各自的困擾及失策。人生沒有誰永遠是勝利族。 希望我用我自己的例子,讓身為父母的你們,都覺得心理舒坦了一點…哈哈 書本推薦:"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放下手機,立刻成為史上最完美的娘親!

    放下手機,立刻成為史上最完美的娘親!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在身體力行的一項重大決策:遠離3C。 自從我放下手機的叨擾之後,突然感受到孩子們變得更可愛了。她們之間天天發生的種種糾紛,似乎也消彌了許多。 不只我的情緒變穩定了,孩子們的更是! 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卻大大地影響了我們家的日常生活。 網路資訊太過爆炸了,每一次的瀏覽都會隱性地加深了我們的慢性壓力。這些壓力包含了誘發情緒波動、及壓低了承受壓力的閾值。 一直以為滑手機的當下,我們是在放空的。殊不知,每一個畫面都加重了我們生活上的負擔及挫折度。 來吧!給自己一點真正放空的時間吧! 現在就跟著我,放下手機一小時,用雙眼向孩子們傳達那份溫暖的愛吧! 書本推薦:"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越平靜越有生產力"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看著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加上前陣子各大學校面臨期中考的壓力,我不禁開始思考起「人生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我該怎麼跟孩子們解釋「成功」這個詞語的意義? 難道,成績的好壞、薪水的高低、成就地位的展現,才能叫真正的成功嗎? 如果到達不了媽媽的期待,孩子就是失敗了嗎? 你在人生地位的標準,就應該成為我人生的目標嗎? 這絕對是一個,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追尋的答案。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好動?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好動?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在兒科基層門診裡,除了看感冒之外,最常聽到讓媽媽們無比煩心的困惑大概脫離不了對於孩子的行為。 很多孩子,都在開始上學後(也許是接觸了同儕、接觸多更多網路世界),就會被學校老師提醒是否要注意有否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症的問題。 「我的孩子真的生病了嗎?」這是很多家長感到心痛卻又不得不去面對的疑問。 到底我們該如何去界定,什麼時間點該讓孩子去接受醫師的評估呢? 又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家輔助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洪珊醫師 有什麼精彩的分析與建議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大人們之間的人際互動會影響孩子們多少?

    大人們之間的人際互動會影響孩子們多少?
    現今的社會裡,離婚率已經幾乎等同於結婚率。婚姻關係對於伴侶之間,已經不如以往那樣的有制約性。 而家庭結構的變化,對於孩子們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像想像中的一樣,為了孩子死撐著一段不協調的婚姻,真的對他們是好的嗎? 不只是父母之間的爭執,包括隔代教養的立場衝突、保母與媽媽之間的母愛競爭、師長與家長之間的教育觀念碰撞, 這些都是會影響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因子。 孩子們在不清楚大人之間實際糾紛原因的情況下,很容易會誤以為「都是我的錯」,而讓他們的人格潛移默化。 讓我們來聽聽,專業的精神科醫師 #洪珊醫師 幫我們進一步分析,孩子可能在想什麼!以及我們該如何著手改變孩子們受傷的心靈呢?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正視"產後憂鬱"這個大魔王!

    正視"產後憂鬱"這個大魔王!
    "產後憂鬱"的發生率其實遠比想像中的大。很慶幸的是現在這個年代,大家越來越關心這個問題的浮現。 在面臨角色轉換的那些身心靈變化,如果沒能獲得良好的支持,很容易就會轉換成一些情緒及想法落差的疾患。 今天終於又等到我那專業度破表的好朋友來——兒心專長的精神科醫師 洪珊 來陪我聊聊這個困擾著多數家庭的兇手。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產後憂鬱"大魔王是如何在影響著為數眾多的父母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母女瞎聊天之"小Q到底在想什麼?"

    母女瞎聊天之"小Q到底在想什麼?"
    應小Q的要求,我只好讓她成為我第三位的客座嘉賓。 這一集,我們完美展示了平時在家裡的互動及胡亂講。 我總是喜歡跟她們姊妹倆一起天馬行空的想像任何事,就彷彿我也還是孩子一樣。 五歲的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我在她五歲來到一半了都還沒能完全理解她呢! 當爸媽有多難?難就難在,我真的弄不懂她的心! 歡迎大家一起陪我們母女尬聊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小乖的語言探索歷險記

    小乖的語言探索歷險記
    兒科執業的過程中,能治療病童們明顯的病症是一種成就感,但對於界於警戒線以前的這一群孩子們,我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這反而會有很大的無力感。 而當了媽媽之後,這種媽媽獨有的警戒心就變得更為顯著、更能去體會診間媽媽們的憂心與焦慮。 在感受到二寶小乖的語言發展有點狀況開始,我對這份不安的感受持續了將近半年以上,最終決定求助於專家的評估。 好在有這樣的敏銳度及堅持,在一堂語言評估完之後小乖即將開展她一連串的語言治療課程。 孩子不是生病,而只是需要幫助,才能長得更好,長成為一朵更燦爛的花朵。 想跟大家宣導,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讓家長疑惑的部份,適時地求助於專業人員是能有很大的幫助的。 不要總是用「大隻雞晚啼」來安頓自己。相信媽媽的直覺,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失控」帶來的壓力

    「失控」帶來的壓力
    從小到大,總是有很多"老師"(不管是學業上的、或是人生經驗上的)會"指導"我下一步該怎麼做。 但是這樣的指導,真的能完整的引導我人生方向嗎?還是只是讓我更加手足無措、驚慌地去面臨每一項考驗呢? 每一個人生事件讓我所面臨的壓力,到底是有正向幫助、還是反而讓我變得更畏縮的毒性壓力呢?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除了讓爸媽能試著放過對孩子們過度的掌控之外,其實也是希望能幫助爸媽們試著放下自己心裡一直沒被同理、沒被好好處理過的壓力。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或是國小開始有課業壓力的孩子們,如果能夠讓自己成為"顧問"的角色,而不是擁有主控權的角色(我經驗比你豐富,聽我的才對!),也許能對目前緊繃的關係有些許的幫助喔! 書籍推薦: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