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About this Episode

    前輩跟我說:『不會喝酒還想做生意?』 客戶跟我說:『沒有跟我喝兩杯,就是對我不尊重!』 男友跟我說:『我也不想喝酒,但是我不喝就業績!』 甚至有些父母會跟孩子說:『沒有喝酒,你未來就沒有希望!』 我還有聽過爸媽跟小學的孩子說:『從小練酒練膽,先喝先免疫,現在開始練酒量!』 酒這種東西,其實就是餿掉,或許說發酵比較好,的一種食品,喝了以後的感覺是痛苦的,不要急著跟我引戰,所有第一次喝酒或是在不確定的狀況下被引導喝酒的人,第一個回饋都是『怎麼那麼難喝!?』 在許多國家,酒精飲料都被用於搭配午餐和晚餐。在某些的地方和區域,如中世紀歐洲,酒精飲料(特別低酒精含量或類似啤酒的)被相信是避免傳染疾病一個方法(例如霍亂)。雖然酒精能殺滅細菌,但是供人類飲用的酒由於酒精濃度不夠高,幾乎無消毒作用。 航海時確保水源,對於大量釀造酵母啤酒的產業也是一大成長要素,因為酵母可以消滅其他微生物。對氨基苯甲酸二(及其他可能成份)酒精飲料被幾個月或幾年存放在簡單的木頭或黏土容器,都不會壞;例如加入橘子汁的萊姆酒可以有效保存維他命預防疾病,為此酒被作為古代帆船遠距航行的重要水源。 在寒帶地區,高濃度酒精飲料如伏特加普遍地被飲用,可能因為酒精是一種容易吸收的熱量來源,并且會使周邊血管擴張,體表皮膚變熱,讓人有祛寒的感覺,但這是一種危險誤解,因為血管擴張反而會導致熱量加速散失,應該根據當地環境搭配飲食與適當的禦寒衣物。 在許多文化和歷史,酒精飲料由於神經學作用在各種各樣的領域也扮演重要社交功能,也作為一種「液體勇氣」(可以使人莽撞)。飲酒是祭祀典禮之一,《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周官‧酒正》有五齊、三酒、四飲的記載。王粲其《酒賦》中稱酒能“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致子弟之存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當其他對神經起顯著作用的藥物(例如鴉片、古柯、巧茶、大麻、卡瓦胡椒等)還未出現之前的數千年歲月里,在只有咖啡、茶和煙草的社會中,酒類無疑是刺激效果最強的亢奮品。 所以他是一種社交手段,會致幻、瘋狂、可以借酒裝瘋,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是有實力的人是不需要這麼做的!勇敢的說我不喜歡, 或是換一個職場就好,畢竟理性飲酒大家開心,拿酒當藉口跟逃避人生那就大可不必! 介紹你一個好地方!沒有喝酒的基本常識?不知道酒桌的禮儀?想要認識新朋友?或是想要找一個樹洞傾倒一整週的喜怒哀樂? 東海大學調酒社 每週五晚間七點半到十二點 地點在創意學院零樓 趁著月光與秋風 約上你身邊的壞朋友 心裡的杜康與李白 校外人士也歡迎一起來支持有夢有品味的社團 東海大學調酒社 期待你來微醺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也不能同理每週都要喝醉的人,那就讓你的社交圈跟我一樣,充滿陽光充滿愛! 小酌或許可以!但是我每天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就先不要約我拉!

    Recent Episodes from 你的生涯導航不是李庚羲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題目: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內容: 職涯發展與個人諮詢領域,各種日新月異的名稱推陳出新, 最近有一個新的觀念,把自己當成公司來經營。 有某位後進跟我分享這個觀念,並且邀請我去『進修。』 也跟我分享他學了這個以後邀約變多了,希望我也有所進步, 我問他:『課堂裡面有初等會計學嗎?有沒有策略地圖的概念?對於人性與家庭的部分有沒有探討?教授老師目前的行號是什麼呢?』 他的回答很有趣,他說:『如果都先跟你說了,那這堂課就沒意義了,老師我給您我的邀請碼,還有我另外三個朋友團報,只要三萬五,還會給您認證!』 我跟他說讓我考慮一下,他說:『其實素聞老師很以自我為中心,但今天也算是領教到了,希望您不要閉門造車。』 然後就已讀不回了, 說說我的看法吧! 這個詞,我找到最早的相關提出的人,在1993一位朱女士的一本書中提到的, 但當時這樣的書籍並不受歡迎, 而且相對的大家都也都比較踏實,當時的經濟也都在穩定中求長, 只要不要作奸犯科或是過於貪婪懶散,股票、房市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二十年, 即使投機取巧的人也都去買股票、房產、惡意傳直銷甚至是特種行業, 至今為何受歡迎呢? 其實很簡單年輕族群需要希望, 房產、油價、電費、生活成本, 而且學校不教我們成為踏實的工作者, 而是鼓吹哪裡薪水高、哪裡有名氣我們就去追求, 慢慢地盲目習慣了,就覺得創業比就業還要好, 創業這個議題變成很多人搞錢的標的, 但是要你去創業需要錢也需要時間, 那不如換個話題讓你覺得自己很像創業了, 換湯也不換藥,你的生活沒有改變, 你假設了什麼,本質上也都沒有意義的, 這幾年我們看到開公司的人,其實專業上來說就是唯利是圖, 如果身為一個人,你也什麼事情都以物質來衡量的話, 那你不算是一個活著的人, 以會計學來舉個例子, 這觀念不是不對,只是從稅務、法律邏輯上來說都很不通順, 沒錯!我們又來做死了!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只是希望大家有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各種不同的問題, 如果你把人生當公司看,真的太複雜了, 生活要的是開心,工作要的是效率, 兩者是很衝突的, 要不為什麼那麼多人上班不開心呢? 建議可以反過來思考才是, 把公司經營得像你自己, 用你真誠的一面去面對社會, 而不是用你商業、虛假、應酬的一面來看待你的人生, 我的投資與工作,都追求成本極低效率極高, 就這樣而已, 我的生活只會貢獻給需要我的朋友還有最親密的家人, 我的財富只會分享在對社會有貢獻的地方, 我的負債只會用在可承擔的範圍以內購買必需品而不是操作財務槓桿, 我的資產只會追求更多的保障,而不是不勞而獲的投資, 我的收入僅限於我認為合理的範圍且注重每個夥伴是否也得利、公平。 我的費用都是花在最開心的地方,而不去思考怎麼買到最便宜, 我的關係人、合夥人、供應商、客戶,都是我最真誠的朋友,吃點虧也無所謂, 所以我的個人報表從來都不清楚,但是我的收入與存款還有生命的厚實程度燈飾一年一年提升的, 最後也想跟大家分享,如果把自己當成企業家, 就有格局、有氣度、有品味一點, 不要把不具備商業知識且想要改變還沒有什麼經濟能力的朋友當做顧客, 收錢才願意給予, 我相信這樣我們會過得更踏實且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