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你的生涯導航不是李庚羲

    生涯規劃有用嗎?職涯專家自己過得真的好嗎?我是不知道拉!這頻道是因應你的生涯導航李庚羲建立的,讓我們一起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職涯規劃吧! 如果有幫助,我會期待您也可以幫助我一些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7216620-60af-44aa-8ea4-1c19b289637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zh不是李庚羲912 Episodes

    Episodes (912)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題目: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 內容: 職涯發展與個人諮詢領域,各種日新月異的名稱推陳出新, 最近有一個新的觀念,把自己當成公司來經營。 有某位後進跟我分享這個觀念,並且邀請我去『進修。』 也跟我分享他學了這個以後邀約變多了,希望我也有所進步, 我問他:『課堂裡面有初等會計學嗎?有沒有策略地圖的概念?對於人性與家庭的部分有沒有探討?教授老師目前的行號是什麼呢?』 他的回答很有趣,他說:『如果都先跟你說了,那這堂課就沒意義了,老師我給您我的邀請碼,還有我另外三個朋友團報,只要三萬五,還會給您認證!』 我跟他說讓我考慮一下,他說:『其實素聞老師很以自我為中心,但今天也算是領教到了,希望您不要閉門造車。』 然後就已讀不回了, 說說我的看法吧! 這個詞,我找到最早的相關提出的人,在1993一位朱女士的一本書中提到的, 但當時這樣的書籍並不受歡迎, 而且相對的大家都也都比較踏實,當時的經濟也都在穩定中求長, 只要不要作奸犯科或是過於貪婪懶散,股票、房市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二十年, 即使投機取巧的人也都去買股票、房產、惡意傳直銷甚至是特種行業, 至今為何受歡迎呢? 其實很簡單年輕族群需要希望, 房產、油價、電費、生活成本, 而且學校不教我們成為踏實的工作者, 而是鼓吹哪裡薪水高、哪裡有名氣我們就去追求, 慢慢地盲目習慣了,就覺得創業比就業還要好, 創業這個議題變成很多人搞錢的標的, 但是要你去創業需要錢也需要時間, 那不如換個話題讓你覺得自己很像創業了, 換湯也不換藥,你的生活沒有改變, 你假設了什麼,本質上也都沒有意義的, 這幾年我們看到開公司的人,其實專業上來說就是唯利是圖, 如果身為一個人,你也什麼事情都以物質來衡量的話, 那你不算是一個活著的人, 以會計學來舉個例子, 這觀念不是不對,只是從稅務、法律邏輯上來說都很不通順, 沒錯!我們又來做死了!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只是希望大家有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各種不同的問題, 如果你把人生當公司看,真的太複雜了, 生活要的是開心,工作要的是效率, 兩者是很衝突的, 要不為什麼那麼多人上班不開心呢? 建議可以反過來思考才是, 把公司經營得像你自己, 用你真誠的一面去面對社會, 而不是用你商業、虛假、應酬的一面來看待你的人生, 我的投資與工作,都追求成本極低效率極高, 就這樣而已, 我的生活只會貢獻給需要我的朋友還有最親密的家人, 我的財富只會分享在對社會有貢獻的地方, 我的負債只會用在可承擔的範圍以內購買必需品而不是操作財務槓桿, 我的資產只會追求更多的保障,而不是不勞而獲的投資, 我的收入僅限於我認為合理的範圍且注重每個夥伴是否也得利、公平。 我的費用都是花在最開心的地方,而不去思考怎麼買到最便宜, 我的關係人、合夥人、供應商、客戶,都是我最真誠的朋友,吃點虧也無所謂, 所以我的個人報表從來都不清楚,但是我的收入與存款還有生命的厚實程度燈飾一年一年提升的, 最後也想跟大家分享,如果把自己當成企業家, 就有格局、有氣度、有品味一點, 不要把不具備商業知識且想要改變還沒有什麼經濟能力的朋友當做顧客, 收錢才願意給予, 我相信這樣我們會過得更踏實且富足。

    成長的定義

    成長的定義
    題目: 成長的定義 內容: 這幾天家裡有長輩辭世,和親戚朋友們緊密的守靈相處, 真的不得不感佩傳統習俗的隱藏意涵, 喪事真的不止有誦經或是追思,其實更多的是讓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還健康活著的人,都可以貼身的與不同背景、職業、收入、性格、年齡緊密的相處, 我們會暫時剝奪掉原本的社經地位以及收入所帶來的那些虛榮的互動, 很單純的、端正的、純粹的以年齡、輩份以及對家中長輩投入時間端寡的方式,來進行決策與管理。 以前覺得長輩說的話即使不一定是對的,也都一定要配合,但隨著經濟能力的穩定還有社會的經歷以後,開始覺得可以一起討論以理性友善的方式進行協調。 在種種過程當中,弟弟跟我進行了很多真誠且難得的討論,我們大概有二十年以上沒有太多的交流,但在這幾天守靈的過程,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只差了三歲,原來我們都已經三十幾歲了,原來我們彼此的生活都有羨慕彼此跟感到惋惜彼此的地方。在我們的對話當中,有幾段很有意義,我就摘錄到這裡來,跟聽眾朋友分享。 弟弟問:『為什麼想做,但是卻做不到?』 我回答:『是不想做而已,往往都是不想做才覺得難,而不是難才不想做,但是普通人都覺得是因為難才不想做。』 弟弟再問:『那為什麼你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 我回答:『應該說多數人,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得過且過的,其實你我的生活成分當中也都有一點不得已的無奈,我們會說是得過且過,但是那也是一種自己的選擇。』 弟弟又問:『可是突破才會有成長,我也很矛盾自己要改變還是要繼續下去。』 說完弟弟替我沏了一杯茶, 我淺嚐一口說道:『接納失敗也是一種成長,失敗不是貶義詞,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不努力,但很有趣的是,沒有努力過,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不努力,倒不是一定要成功的人生,而是要讓自己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選擇的。』 弟弟說:『那行動就是一切的答案了嗎?」 我回答:『是的,不怕你隨時結束或是放棄,怕的是你不開始然後一直做著自己可以改變的夢,在一晃眼,又是三十年。』 弟弟再問:『那不努力,不是很自私嗎?有些人會對你有期待啊!』 我回答:『所以關於所謂的成熟,不外乎就是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並且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過好而已。所以成年男子的金錢收入對我們雃言是很重要的,三十幾歲的男人,社會與家族對我們都會有很高的期待,不達到他們的期待,也可以視為是對他們的一種困擾吧!』 曾經我以為金錢的累積、工作的經驗就是達到成功的唯一選擇與要素,但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理解自己要什麼比什麼的都重要。 請不要認為我說的是消極的那種老二哲學,不是那種做自己不會社會負責的那種思想,而是如果可以訂下的目標能夠照顧好自己也可以照顧好他人,並且與世無爭、誠實坦率,才是真的成功吧! 但這也只是我自己的定義而已,成長不過就是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一點而已,不需要什麼諮商更不需要什麼培訓。 但真的需要跟腦袋清楚且富有經驗、又樂意分享的人聊聊,會事半功倍。 最後想告訴大家,不要拿金錢衡量彼此的價值,但是你擁有的金錢資源越多,這個社會就會認為你是成熟的、成功的。 而往往如果你也已經成為如我所定義的成功的話,你的經濟能力應該也不差了。 感謝大家的收聽。

    老師,我是做傳播的,你會覺得我很髒嗎?

    老師,我是做傳播的,你會覺得我很髒嗎?
    題目: 老師,我是做傳播的,你會覺得我很髒嗎? 內容: 前陣子到某間高中演講,學生私訊我:『我有在接特殊服務的工作,你會覺得我很髒嗎?』 我聽到的更多的是心疼,因為在十七八歲的年紀,你就要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就要為了金錢去見識這個世界最沒有底線的行業之一,可能你自己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因為在我出現以前,可能你也會覺得:『我不偷不搶,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看不起我?憑什麼嫌我?你有比我有錢嗎?』 希望你明白,這本來就沒有對錯,有很多人的工作看起來很正派,但是在現實世界當中用身體與情慾提升自己各方面資源的人也不在少數,我不會覺得髒或是噁心,但有些話,我也希望你可以理解,可能只有我敢跟你說了。 一、你出賣的是你珍貴的青春,但你拿到的卻很廉價。 一天六七千、一兩萬都不難,但是這種工作你能做到幾歲?當三十歲的時候有專業的人年收百來萬,你已經人老珠黃了。而這幾年可能會因為你覺得好賺錢,失去了學習與磨練的機會。 二、他們聊的不是情義,是利益。 很多然有賺到錢在初期,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後來使用毒品控制的、騙你錢投資簽本票的都很多。 三、或許現在你賺的真的比你的老師或長輩多,所以你也會看不起你的尊長 畢竟教師的工作收入是穩定但是不高,而家長如果經濟良好也不會讓你出來從事這個灰色產業,但我希望你知道,選擇捷徑賺錢沒有不對,但是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其實更值得你學習與尊重。 最後我會不會覺得噁心或是髒,絕對不會,在我的世界當中,我噌經也有過很多親密的伴侶、友人,但別人會不會覺得我髒呢? 所以會覺得別人髒的人,都是自己的忌妒心在作祟而已, 希望以後我們也可以常常交流,但是我不會跟你消費就是了。 最後問你一句話就知道你現在心態漸不健康了, 如果我約你吃飯,你會果報價飯局妹的價格嗎? 好好想想,我隨時都在!

    如何面對高敏感族群

    如何面對高敏感族群
    你的孩子是不是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對於細節有著「異於常人」的堅持?看到別人哭就跟著傷心難過?總是在抱怨衣服讓他不舒服? 這些經常被認為是「難搞」、「難相處」、「磨娘精」的行為,有時候並非孩子故意搗蛋、作對,而是源於天生的高敏感氣質。 「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一詞,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依蓮.艾融(Elaine N.Aron)所提出的概念,如同字面意義般,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銳感覺的一群人。根據她的研究,一○%∼二○%的孩子生性高度敏感,大腦內處理感知訊息的神經系統有別於一般人,所有感覺都會被放大。 「高敏感」不是一種病,非醫學上的專有名詞,屬於心理學上的定義,是一種很常見、卻少被理解的人格特質,有這樣特質的孩子也經常被誤診,莫名被貼上「焦慮症」或「過動症」的標籤。艾融博士在她自建的「高敏感族」網站提供檢測量表,列出二十三項敏感小孩的常見特質—從容易受到驚嚇、在意衣物材質到超齡的用字遣詞等,只要符合十三項以上,或是雖然僅符合其中的一、兩個項目,但程度非常誇張,都顯示孩子可能是「高敏感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 , HSC)。 高敏感兒常見四大特徵 而在《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一書中,則提出高敏感兒常見的四大特徵,通常這四點會在一位高敏感兒身上同時呈現: 擅長深度處理:大腦接受外界訊息會無意識的做出更多、更複雜的解讀。 容易過度接受刺激:天生對於新事物的注意與思考就比一般人多,因而常處於過度刺激、疲累、沮喪難過的狀態,需要一個人安靜的空間。 情緒反應大、同理心強:對任何事物的感受都是深刻的,經常是完美主義者,犯點小錯就反應強烈,容易為了別人的煩惱而痛苦。 能敏銳察覺細微刺激:無論是微小的聲音、氣味、某個眼色、一聲斥責、一點帶有鼓勵的暗示,都能輕易察覺;對細節的敏感度讓他們在藝術、創作上常有好的表現,卻也可能長期負荷過多的壓力。 我們可以去思考的是,在這個名詞會是這些類似名詞出現以前,孩子們是怎麼過的?如果我們每一個過度的反應或是表示自己壓力很大以後,都會得到大家的關注,那我們就會習慣往那個方向走。 現在的孩子不能過度苛責,更不要說打罵了,所以過去的孩子如果高敏感給暴躁的爸媽看,少不了的就是一頓毒打,久了這種現象就不大會出現。那為什麼近代這樣的人變多了,不管是孩童、少年甚至是成年人,我分析一下給大家聽。 孩童: 通常是爸媽的不負責任,一些比較麻煩的事情自己教不來,老師也教不來,最容易甩鍋的方式就是帶去給專家鑑定或是諮詢,那這些人為了可以賺更多錢,於是就定義他是『高敏感』然後,孩子的爸媽拿著這個標籤,就可以要求學校老師多用點心,然後自己就更不用心去教育他,因為他的孩子有這樣的狀況,誰都不能再要求孩子跟父母了。那家庭是這樣的狀況下,長大後他就更難融入社會,他也會習慣用這樣的方式去跟社會互動。 少年: 往往都是過去在家庭或是教育上得不到溫暖,過的不上不下且在同學當中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要兇也兇不起來,要成績也無法突出,某次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個名詞,於是就幫自己對號入座了,自己去輔導室問老師,自己是不是高敏感族群,然後接著就說自己不開心、壓力大,試問青少年的大家誰不是維持著不必要的煩考?罵成績跟不上,怕自己沒人愛,怕昨天多看了校霸一眼明天會不會被活埋?輔導室的老師往往都不敢跟孩子說你想太多了,因為一但有人自殺與自傷,孩子們也會隨之起舞說老師都漠視我的情緒與高敏感,所以往往也都會要求學校的同學對他多一點關心,甚至也可以拿這個詞跟家長還有老師推託自己的不作為,當然還有很多好老師,但是這裡也只是我自己的定義,不要說我批評現況。 成年人: 就不用多說了,拿來當藉口還有操縱別人的工具而已,透過自怨自艾來讓別人對他同情,都已經自己賺錢為自己負責了,還說自己高敏的人,有種的去跟妳的上司說,不要跟你的愛人家人在那邊要別人同情你。更可怕的還有自己工作能力不好,去找某些專家聊天後,專家告訴他你這是被歧視,你的上司因為你是高敏感歧視你,你要去檢舉他。其實說穿了,都是自己能力不好找藉口而已。 給大家建議: 覺得自己高敏感的,想想每次你敏感的目的是什麼?當然要是你用這種方式過得很好,我也不會去介入什麼,往往這樣的人也都動不動就覺得自己被侵犯,如果你也受過了大家對你的厭惡還有看清,開始運動還有讀書,先看看被討厭的勇氣吧!你要知道每一次你的發作都只是為了讓別人聽你說話而已,都出社會了,有錢大家就聽話!懂嗎?如果沒錢或是沒有人給你資助,你連成為高敏感的成年人的資格都沒有。 你的朋友跟你說他高敏感的: 分開吧!不要浪費時間! 你的重要他人跟你說他高敏的: 相信他會改變,並且告訴他你相信他會變好,也希望他善用定義裡的有同理心的這回事,引導他對世界友善。告訴他,你相信有一天他會可以快樂地看待這個世界。也可以發自內心的體貼別人。在我能力範圍內我勁量配合你,我愛你!也希望你可以一樣的愛我。謝謝你願意陪伴我。 如果還是改變不了,那就看你跟他的緣份了!

    圓滿就是原諒彼此

    圓滿就是原諒彼此
    仇恨都是放不下而已,放下的仇恨越多,你越可以願意與他人雙贏的相處。 説説幾個以前很放不下的痛恨, 與朋友合租房子分攤他的壓力,結果最後把我趕走。 借了錢不還錢的, 拖欠貨款還說要告我的 合夥以後賺錢之我股份的 租房子開店以後在旁邊開一間一樣的 協助企業進行說好分潤不給我還中傷我的 說好不記過讓我爸發出車禍的 把我的成果拿去給其他老師當成效的 那其實原諒與被原諒是會互相感染的, 你被原諒過,你就會知道被原諒的那種偉大跟美好,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事情,如果有就一定是現在過得不好, 或是不相信自己可以過得更好, 看著目標做事,就沒什麼不能原諒的了, 有時候,共同目標是結束也是一種共識, 不要放不下,不要有不必要的執著, 如果要執著,就執著於怎麼利益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