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Ebal Talk 以巴路山上的自說自話

    這是加拿大華播中心(簡稱:華播/CGBC)總幹事兼節目製作人 王律傳道(筆名:公孫笑)的信息置物櫃。 擺放著講道及主日學信息的存檔以及各種有感而發的長短講論,將不定時更新上傳新單集。 歡迎訂閱本頻道,也歡迎搜尋“CGBConline” 或 “加拿大華播” 收聽加拿大華播中心的Podcast主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zh-Hant公孫笑67 Episodes

    Episodes (67)

    【每週婚姻靈修】Week 8 比較的陷阱

    【每週婚姻靈修】Week 8 比較的陷阱
    #靈修 #devotional #dailydevotional #基督教 #Christian #christiantiktok #Chinese #chinesechristian #灵修 #marriage #husbandwife #夫婦 #family #家庭 #christianity #恋爱 #婚姻 奉獻支持華播事工:https://cgbconline.ca/offering 已婚人士與同性友人聚會或交談的時候,常常不可避免地談及各自的配偶,且往往是妻子們談論自己丈夫的頻率比較高一些。當然,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分享,也可以是幫助自己婚姻成長的機會。但不可否認,某些時候當我們聽到同儕分享配偶為他們做的事,比如說驚喜的禮物、貼心的行為、或者溫柔的諒解,自己心裡會默默地做比較:怎麼我的丈夫,或我的妻子,就不會這樣對待我? 事實上,無論是比較我們的配偶、家庭、孩子還是自己本身,當我們把我們的生活與他人相比較時,我們就陷入了自己設下的陷阱。老羅斯福總統有一句名言:比較是喜悅的賊。比較的危險在於我們可能開始相信我們應該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這是一種分心:我們沒有專注於上帝以及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現實狀況是:我們不能同時感到嫉妒和感激。也許你希望你的妻子在應付完一天的工作之餘,還能夠在你回家時端上精心製作的熱騰騰的飯菜;也許妳希望妳沉默寡言的丈夫能寫詩表達他的愛,或隨時給妳驚喜小禮物。但可能他不是妙筆生花的莎士比亞,她也不是美洲拓荒者那樣的女性,而你可能忽視了上帝賞賜給你配偶的美好特質、忽視了那個人是誰,以及他們已經如何愛你。 當你感到嫉妒時、開始希望你擁有你認為別人在婚姻中擁有的東西時,你可以做一些事情: 首先是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高興,這是擺脫比較陷阱的最佳方法之一,要真誠地鼓勵和讚美你的朋友及其配偶。然後,在心中重播你自己的精彩片段,因為我們往往只是看到“別人生活裡”的最佳片段,如果你拿人家在社交媒體或朋友分享裡的故事來跟自己最差的經驗相比,那絕對是自尋麻煩,其實真實的生活往往沒有——甚至可以說絕對沒有——那麼的盡善盡美。最後,檢視自己,如果你覺得配偶在某些地方有缺乏,甚至覺得自己嫁給或娶到一個很不堪的人,很可能同時你自己不是如自己想的那麼完美,所以不要拿配偶跟人家比較,問問自己看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 最後請記得:沒有人的婚姻始終是完美的。比較只會蒙蔽你看清自己生活的眼睛,並偷走你的幸福。 本周的功課:看看你在社交媒體上關注的帳戶,取消關注那些經常讓你感到嫉妒、不安全或對自己擁有的不滿意的帳戶。我們用什麼填滿我們的頭腦對我們對自己生活的感覺有深遠的影響。 與你的配偶一起列出你們生活中所有喜歡的事情,並輪流說出你因對方而感恩的事。 最後一起祈禱,懺悔生活中任何嫉妒和羨慕的地方,並由衷感謝上帝賜予你們彼此的美好特質。

    【每週婚姻靈修】Week 7 不要為牛油吵架

    【每週婚姻靈修】Week 7 不要為牛油吵架
    #靈修 #devotional #dailydevotional #基督教 #Christian #christiantiktok #Chinese #chinesechristian #灵修 奉獻支持華播事工:https://cgbconline.ca/offering 新婚夫婦時常會希望得到已婚人士關於婚姻的建議,在一對新人的婚禮上,他們收到其中一條“頗為有趣”的建議是:不要為了牛油吵架。這條建議來自他們的好友阿明和阿花。 這背後的故事是:阿花買了一包新的牛油,但她發現自己不喜歡這口味,就把它丟掉。但阿明對阿花的浪費態度非常不滿,他把牛油從垃圾桶裡找出來放回冰箱,而阿花也因此覺得阿明這樣做是不尊重自己,她對丈夫似乎在逼迫自己吃討厭的食物而憤怒,並拒絕使用這塊牛油。結果是這塊牛油在他們冰箱裡存放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成為他們激烈爭執的提醒。所幸,他們現在已經可以笑看這次的衝突,這件事也讓阿明和阿花學會“不要為了小事而爭吵”這個道理。 我們都需要學會理智地選擇“抗爭”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生活極少會完全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去進行,總有些事情我們不喜歡,總有人會讓我們不快,幾乎每個人的做事方式都不同,也總會有不能如願以償的時候。如果我們每次都為這些事激烈衝突,那我們可能就少了去做更重要事情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警惕現代社會的那些“見微知著”的教導。當然我們確實可以從一些細微地方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品格,但在許多的事情上,比如牛油、洗手間的香薰乾花、自動拖把的牌子之類的,其實不需要讓我們過分地“上綱上線”以致於小題大做。 在婚姻裡尤其需要留意這兩點,因為在親密關係的每日交流裡,會更容易碰到因意見不合而爆發衝突的狀況,也因此很容易把矛盾提升到夫婦彼此指責“你不愛我”的層面。矛盾和衝突的深層次原因當然要處理,但不是在激烈衝突的時刻來進行。還是如一開始說的,在爆發爭執之前,要不要問自己一下:有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小事引發衝突?其實這也是我們需要自己做的決定。 我們也可以在自己幾乎要為家裡的一些事情發怒之前,問自己一些問題: 首先是:這對我多重要?這就是之前說的,“有沒有必要”? 如果是你覺得必須提出的事,那就再問自己:我能不能用不攻擊的方法提出意見?用怪責、吵架或怒罵的態度來說,往往不太能有好的結果,也許冷靜地提出會更有幫助。 有時候我們在不自知的時候就已經讓自己陷入爭執,而當我們發現自己已經在爭執裡,那就想一下有什麼辦法可以比較好地結束這段爭吵。回到阿明阿花的例子,其中一方可以說:“我不想為這件事繼續爭吵,但我確實很想了解你,想明白你這想法和做法的原因,我們現在休息一下,日後再好好討論好嗎?” 很多時候,這種“休息”可以幫助彼此更能看清事情的本質,也讓我們能夠更了解和審視,看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不惜破壞關係地爭吵。我們越早弄清哪些抗爭是值得的或不值得,我們就能花更多時間在我們婚姻中所追求的那些充滿喜悅的部分。 本週討論:你和配偶有為了“牛油”吵架的時候嗎?這件事情是成為了你們當中的“舊賬”,還是成了讓你們關係加深的提醒呢?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講的賽跑比喻,其實不止是說靈命成長和服事,在婚姻中也是如此,要“專注”在婚姻裡那些重要的事而非雞毛蒜皮的小事。求上帝賜給你與配偶有團結合一的靈,可以忽略生命中隨處可見的小煩惱,也要為婚姻和彼此而對神感恩,並求主保守你家中時常有“滿有恩典”的氛圍。

    【每週婚姻靈修】Week 6 真實的互助

    【每週婚姻靈修】Week 6 真實的互助
    #靈修 #devotional #dailydevotional #基督教 #Christian #christiantiktok #Chinese #chinesechristian #灵修 奉獻支持華播事工:https://cgbconline.ca/offering 承繼上週的話題,我們本週繼續來探討夫婦間的互助關係。 現代人常常被培養和訓練得習慣於獨立完成工作,即便是在婚姻關係裡,夫婦也常各自做自己的事。在華人傳統裡,男性更是常被教導說要堅強,要支撐整個家庭的財政,甚至可能不少的丈夫認為向妻子尋求幫助是“丟臉”或“不夠男人”的表現。同樣,基於類似的認知,妻子往往也會陷入一種迷思,覺得如果向丈夫提供意見和幫助會傷害其自尊,也會顯得自己像是個常常嘮叨的老媽子。然而在北美的移民家庭裡,往往女性求職比男性容易,女性也更能承擔家庭經濟的責任,讓不少丈夫更有壓力,從而不太有“條件”向妻子提供幫助。加之新時代女性的獨立意識增強,女性更不願意對伴侶的事業和困擾說三道四,也不常主動向丈夫求助。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即便夫婦雙方在工作和生活上各自遇見困難,但都不把這些問題與配偶交流,因此“本應”是親密無間彼此幫助的夫婦卻無法在婚姻裡實現真實的互助。 回顧創世記中神對婚姻的旨意,是“二人成為一體”,意思是:一方面,我們可以讚同現代夫婦彼此均為獨立個體的這種認知,此為“二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了解婚後這兩個獨立個體要成為“一體”的需要。在婚姻中,過分強調各自的獨立,或強調無界限的不分彼此,其實都不甚正確。事實上不光妻子要成為丈夫的ezer kenegdo(也就是幫助者),丈夫也要學習支持和幫助妻子。在這過程中需要留意交流的方式,以及刻意營造互助的氛圍,我們可以考慮按照以下步驟或方式來進行: 首先,友好地詢問。比如說,可以問“你現在有空換一下空調濾網嗎?” 而不是用命令的語氣說“今晚之前一定給我把濾網換了” 其次,提早一點問,並且友善地拒絕敷衍。比如可以說:“星期三公寓大樓就要切換冷暖氣,你能確定在那之前換好濾網嗎?” 再來,詢問當如何幫助對方。比如說:“如果你不方便換請提早告訴我,或者你是否需要我幫你預備什麼工具?” 還有,讚賞與感謝。老夫老妻常會忽略對彼此表達感謝,其實每個人對家庭的付出都應該被珍惜,感謝對方的勞力和工作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放手並自己處理。像換濾網和丟垃圾這些“瑣事”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的,往往這些事繁瑣無聊又討厭,但卻是不得不做的。婚姻是團隊合作,有時我們必須要承擔這些討厭的責任,不值得為這些小事用冷言冷語或憤怒指責來傷害配偶。而夫婦也應當彼此留意,除非情況不允許、或雙方有同意特別的安排,不然就不要總是只讓其中一方去處理這些討厭的事。 總括而言,夫妻之間的良好溝通是建立真實互助關係的關鍵,我們不是要當自己配偶的老闆,而是要當對方的夥伴和幫手,如此就必須留意自己的言辭以及對待對方的心態。永遠記得:夫婦雙方是共同前進的隊友和戰友,我們不是彼此的敵人或上下級,所以沒有什麼任務和事情比彼此之間的關係更重要。 本週討論:在婚姻中的你是更獨立還是更依賴對方?你們彼此有尋求幫助嗎?會否因為這些協作而彼此欣賞。最後禱告:求主幫助你們,讓婚姻中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成為你們關係更親近的契機,你們是一同執行任務和戰勝敵人的戰友,不要因為在任務中的見解不同而彼此攻擊。

    【每週婚姻靈修】Week 5 戰友

    【每週婚姻靈修】Week 5 戰友
    #christian#devotional#marriage #christian#devotional#marriage#relationship#love#couple#coupledevotional#faith#husbandandwife#husbandwife#夫婦#夫妻#婚姻#結婚#wedding#婚禮#愛#愛情#關係#靈修#coupledevotions#loverelationship 在現代社會的氛圍中,女性的自我價值及認知相比起20世紀中期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中包括受教育機會及職業生涯的大幅提升。然而在不少較為保守的基督教社群裡,女性仍時常被教導應當以婚姻與家庭作為最偉大的志向。不少新時代女性認為,既然男女均為神所創造,為何女性必須成為別人的“幫助者”?這似乎是一個不容易跨過的心理障礙。 創世記中神為亞當創造了一個幫助者(希伯來原文是“ezer kenegdo”),“ezer”在舊約中大約有20次被使用,在每一個其他情況下,被描述為“幫助者”的人都是上帝自己。在申命記33:29中,它被翻譯為“保護”,說上帝是“保護以色列的盾牌”;在詩篇121篇中,它被翻譯為“幫助”,說:“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這些經文描述了生死攸關的情況,在其中上帝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也許“ezer”的更好翻譯應該是“救生員”。而“Kenegdo”意味著“並排”,“相對”,或“相似的對象”。這些相同的希伯來詞語的替代翻譯構建了上帝最初設計的更完整的圖像。因此,儘管在某些較為保守的觀念中,“幫助者”是應該作為一個順服的搭檔,做的事情是類似撿起襪子並製作三明治這樣的概念,但“ezer kenegdo”一詞其實更應該被理解成像是一個伴侶、一個共同作戰的人,或者一個戰友。 有職業軍人朋友曾經分享他們團隊作戰的經歷講究的是信任和團隊合作,在他們一起上戰場之前,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他可以完全依賴站在他身邊的士兵。在新兵訓練時,30多名新兵一起下車,被告知站在一起排成一條線,一個裝有一堆裝備的背包被扔在每個人面前,並被告知迅速而有效地將一切裝入背包中。在信號發出後,士兵們紛紛開始工作。每個士兵完成他的背包並拉鍊合上時,教官就會走到一名站立的士兵面前,拉開他的背包,把所有內容扔到他腳下,大聲喊:“再來一次!”這一幕反復發生,經過幾次清空,每個士兵都終於弄清楚了:在完成了自己的背包、站起來之前,就幫助他們左邊的同袍完成他的背包。當所有的背包都完成時,所有的士兵一起站了起來,他們這才算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被教導他們不能單獨工作,他們需要彼此合作完成從擦地板到跑步的所有事情。當這些士兵在面對敵人和執行任務時,他們已經準備好為對方而戰。通過並肩工作,他們建立了信任。 這就是我們需要對待配偶的方式。通過共同合作,我們建立信任。我們是共同作戰的人,戰友,並且是平等的合作夥伴。我們需要在生活的平凡事務和活動中一起工作,建立那種信任和團隊協作的感覺,這將幫助我們共同面對可能出現的更大的挑戰。 本週討論:回想你父母的婚姻,他們的團隊合作如何?他們的婚姻對你的團隊合作有什麼教訓? 你配偶的哪些品質或特點在某種程度上對你有祝福?你何時把它們當作救生者、支持者或拯救者來經歷過? 問問你的伴侶,這個星期他們需要你的什麼幫助。然後禱告。感謝上帝在你的伴侶身上所賜予你的禮物。求祂向你顯示,你如何能以更大的方式彼此服侍。

    【每週婚姻靈修】Week 4 婚內安全網

    【每週婚姻靈修】Week 4 婚內安全網
    #結婚#婚禮#christian #christian#devotional#marriage#relationship#love#couple#coupledevotional#faith#husbandandwife#husbandwife#夫婦#夫妻#婚姻#結婚#wedding#婚禮#愛#愛情#關係#靈修#coupledevotions#loverelationship 上次說過婚姻中互相坦白的重要性。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夫妻之間彼此坦白過錯或隱瞞的事之後,都能以最寬廣的心來彼此原諒和接納,然後王子和公主就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然而在現實世界裡,彼此坦誠之後,或許爭吵和矛盾會在親密感之前來到。因此,當你的配偶向你坦白自己的過失和隱藏時,你就面臨到一個選擇:是用“自以為義”的方式來指責對方、以此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或是以體諒的態度來為你的婚姻建築一個婚內安全網。 我們建構婚內安全網的方式可以是這樣: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配偶願意向你坦白,表示說對方希望跟你更加親近,或者至少是期望得到你的諒解,當然,聽自己的伴侶用告解的方式來溝通是很不舒服的感覺,但在這時,至少請你告訴自己,這是對方放低姿態的時刻,至少你應該要聽下去;然後,就用盡一切努力和愛,去聽對方的話,先不要自己假設對方的動機或想法,不要先在腦子裡為對方設置一個小劇場,聽對方好好解釋,把前因後果說清楚;最後,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跟配偶進一步溝通,比如釐清對方講述的事件中你不了解的部分,或者以後的計劃,如果你覺得很難受,需要一些時間消化,也可直接要求停止對話,待你的情緒平復後再做討論。 總括而言可分為四部曲:首先,以愛聆聽;其次,在聽的過程裡思想一下,對方是不是有意要傷害我,請記得,你有權利如此懷疑;然後,如果你需要一些空間和時間來接受,那就這樣做,向對方表示需要離開對話,在安靜下來的時間裡靜下心來思想;最後,尋求醫治,如果你能原諒對方,並且願意嘗試慢慢修補關係,那就做好計劃,而且刻意地增加彼此溝通的時間和深度,以求達到醫治你們關係的效果,而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幫助,一定不要覺得“家醜不外揚”,尋求專業的牧者或輔導人員的幫助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你無需感到不好意思。 本週的功課:想想看你自己有沒有“被原諒”的經歷,如果有的話,回想當時的情景,如果這對你來說是個很好的經歷,那就試著下次用這樣的方法來對待需要你原諒的人,包括配偶或其他任何人;如果這不是個很好的經驗,想想看你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每週婚姻靈修】Week 3 彼此有所保留必導致不安

    【每週婚姻靈修】Week 3 彼此有所保留必導致不安
    #結婚#婚禮#christian #christian#devotional#marriage#relationship#love#couple#coupledevotional#faith#husbandandwife#husbandwife#夫婦#夫妻#婚姻#結婚#wedding#婚禮#愛#愛情#關係#靈修#coupledevotions#loverelationship 如果你家中有4-7歲的小朋友,可能也會見過這樣的情景:孩子們常常在無可抵賴的情況下——甚至有時候是你親眼看見他們闖禍(比如打碎碗盤或弄壞玩具)的瞬間——仍然會堅決否認自己有犯錯。這是發展心理學中一個有趣的現象,監護人也不需要小題大作,認為孩子是“學會了說謊”就用力責備。事實上,比起憤怒,這種現象更多的是讓人覺得可笑。因為如果父母們稍作留意,就會發現其實這種“說謊”的孩子在否認的時候都帶著一種“其實我有罪”的表情,說明他們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犯錯,他們所有的行動舉止都呈現出罪疚感。 其實成年人也是如此,人們總以為自己很會掩飾,但除非你是專業的演員或者連自己都騙了,不然各種隱瞞和謊言都不是那麼容易隱藏的。在婚姻裡,不管是新婚還是老夫老妻,雙方在婚姻交往的歷程中要隨時保持完全地坦白都不是容易的事。夫婦間完全沒有秘密看起來是個很理想的狀態,因為人總有些事情想要只留給自己,然而當這種有所保留成為婚姻關係中的障礙,那就有必要做出回應和處理。 你是否曾經對配偶保守秘密?你是否鼓起勇氣坦白?定期坦白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經常犯錯。甚至有時候你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其實你的配偶早已知道。夫婦雙方應該學習盡力對彼此坦誠相待,當彼此坦白成為常規做法時,信任和親密關係就能被建立。當我們試圖向配偶隱藏自己的錯誤時,我們減少了親密的可能性。當我們保守自己的部分時,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體驗知道和被知道的祝福。 本週的操練:思想一下有什麼事情你需要向自己的配偶坦白,然後挑一個好時間——不要在出門上班前一刻或者在料理家務的途中,好好地把前因後果說出來,要完整地論述,包括你覺得會讓對方加深誤會的成分。然後請求對方的原諒,尤其記得:在對方表達不認同的時候,不要急著給自己找藉口開脫。最後以禱告結束。我也禱告神:求主給你們夫婦有彼此傾訴的真誠以及彼此饒恕的心志,願神祝福你們彼此坦誠的婚姻關係。

    【每週婚姻靈修】Week 1&2 回想新婚燕爾時

    【每週婚姻靈修】Week 1&2 回想新婚燕爾時
    #結婚#婚禮#christian #christian#devotional#marriage#relationship#love#couple#coupledevotional#faith#husbandandwife#husbandwife#夫婦#夫妻#婚姻#結婚#wedding#婚禮#愛#愛情#關係#靈修#coupledevotions#loverelationship 新年伊始,正好是回憶“新”事的好時機。這兩周我們可以回想當年,從預備婚事到婚禮當天,再到新婚燕爾時期的感覺。 對華人家庭而言,或許不像西方人的“訂婚-婚宴預演-婚禮-蜜月”模式,但在這過程裡、在親友祝賀和家族期待當中,新人也一定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會有更緊密的身心靈交流。即便或許有煩惱和不安,但大部分的狀況下都是甜蜜與美好的。同樣,或許不是每對夫婦都有西方式的“婚前誓詞”,也或許不會說出“For better or worse”、“不管好壞、無論健康疾病都彼此珍重同行”這樣的話,但應該都有“婚姻是一輩子的事”這樣的概念。其實這就是婚姻的承諾,而且必須緊記:真正的承諾裡不會有 “除非 unless”這個詞——人沒有理由為自己的不守承諾開脫。 上帝對人的承諾就是如此:祂向挪亞承諾再也不會以洪水毀滅地球。祂向幾乎一百歲但仍沒有自己孩子的亞伯拉罕承諾,他的後代將比星星還要多。上帝的本質是信守承諾,而在交換誓言——在這段漫長的婚姻旅程的開始,我們也觸及了這種神聖的特質。信守的承諾是承諾的真諦,是種子發芽和培育信任,是愛的證明,是動詞而不是名詞——無論狀況是好還是壞。 好,是心情好的時候,是覺得對方帥氣或漂亮的時候,是感受到對方的善良和貼心的時候,是對方讓自己安心和被愛的時候;壞,是對方不尊重自己和自私的時候,是累到想發脾氣或暴躁的時候,是不體貼或做了什麼蠢事的時候,是忽視彼此感受的時候。但無論好壞,夫妻承諾接受彼此,就像上帝承諾愛我們一樣,這不僅是在婚禮當天或之後的蜜月期,而是一生之久。 討論與思想問題:回看一下自己的婚禮誓詞,或者在網上找一份標準的格式,然後討論和反思,這個討論和思想的重點是檢視自己而不是給對方,想想“我有沒有遵行這誓詞,如果沒有,自己如何能夠做得更好”。不要將誓詞內的承諾當做批評對方或引起爭論的材料。

    【談歷史、聊神學】[國語]靈恩運動:非常簡單且粗略的發展和現況介紹 #christianity #charismatic #pentecostal

    【談歷史、聊神學】[國語]靈恩運動:非常簡單且粗略的發展和現況介紹 #christianity #charismatic #pentecostal
    講到“靈恩”,有人頭痛、有人憤怒、有人興奮、有人不知所措,然而做出反應的眾人是否真的了解靈恩運動?常人對靈恩的理解和定義,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是只看現象忽視內在?也許不多人能有確切的答案。 20世紀初期,在福音主義大爆發的氛圍下,靈恩運動異軍突起並帶來極大的影響。無論是否願意承認,這一群人及其思想都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一股教內力量,在追捧或批判之前,或許人們更應該做的事是“了解”。 本影片是作者基於過往在所謂“老牌靈恩宗派教會”中生活及服事的經歷和認知,嘗試對靈恩運動做一點非常簡單粗略的介紹,當中不足之處還望見諒。本片當然也不完全,許多靈恩神學相關的內容都並未觸及,期望日後有機會繼續補完。 推薦頻道影片: 信服真道: https://youtu.be/iZQ84ic3T0E 迺哥 BrotherNai:https://youtu.be/FBLqwGMdoq0 #christianity #charismaticchurch #pentecostalchurch #pentecostal #charismaticism #church #history #churchhistory

    Corner Reading Club 【角落讀書會】EP01 The Lost World of Genesis One(被遺忘的創世記)

    Corner Reading Club 【角落讀書會】EP01 The Lost World of Genesis One(被遺忘的創世記)
    本期介紹:John H. Walton 約翰沃爾頓作品。 The Lost World of Genesis One - Ancient Cosmology and the Origins Debate. (中文譯名:被遺忘的創世記 - 找回創造故事的真正力量) 令人著迷的創世記,到底在講述著怎樣的故事? 六天創造、第七天安息,只是“休息不做事”嗎? 教會傳講多年的“無中生有”,是否真的符合聖經作者的寫作目的? 這本書可能會給你很不同的答案。

    【國語訪談】傳道人配偶的故事 - 訪問Indigo Wang

    【國語訪談】傳道人配偶的故事 - 訪問Indigo Wang
    教會裡傳道人的家庭往往是會眾們關注的重點,其中“師母“(或說“傳道人的配偶”)一直佔有著特別的位份,且常牽涉各種頗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會眾很自然地會對師母有各種的想像,那作為傳道人配偶的師母又如何面對這些期待?今天福音前線再次邀請曾經以年輕傳道夫婦身分受訪的Indigo,單獨就著“師母”的話題來作進一步的分享和探討。

    [粵語特別製作]【智囊團+1】為何異端如此吸引?

    [粵語特別製作]【智囊團+1】為何異端如此吸引?
    最近,Netflix上有一部引人注目的劇集,探索了基督教異端的主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今天我們也嘗試在這個節目中,就著異端的話題,透過人機對談來幫助大家獲得一些新思維。 本期嘉賓:黃仲堅傳道 Pastor Steven Wong 未剪輯完整版YouTube:youtu.be/aPWMbcu5EGw *【智囊團+1】系列節目是由主持人與嘉賓就著特定議題進行討論,並在討論過程中諮詢ChatGPT這位“AI顧問”,務求獲得一些特別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