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podcasts and episodes

    BIGECON 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經濟

    BIGECON結合BIG與ECONOMICS 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經濟 以簡單的方式呈現世界經濟 內容兼具廣度和深度 讓知識傳遞更加簡明與普及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zh-HantBIGECON885 Episodes

    Episodes (885)

    隼先生怎麼說#EP148|台股的三方多頭勢力: ETF、主動基金、內資軋空

    隼先生怎麼說#EP148|台股的三方多頭勢力: ETF、主動基金、內資軋空
    1:41 加權指數見底見頂都會領先 2:45 目前干擾、下殺的三因素: 個股財報、美股變化、資金籌碼信心 3:43 籌碼資金最穩,ETF、主動基金背後代表散戶,高檔信心肯定爆棚 5:00 美股等外部因素,對中大型股較有影響,指數比較敏感 7:50 沒有別的照線做! 美股觀察兩步驟:5日線&5、20日線死亡交叉 12:22 ETF成分股領頭指標-IC設計三雄兼具權值與投機類股信心 15:40 9檔指標熱門主動基金,前十成分股大點名(見文章有詳細表格) 16:46 現象1: 主動基金報團,世芯沒有基金敢不買 18:05 現象2: 高價股籌碼更容易集中,波段操作可多加關注 19:20 現象3: 買賣超都很連續,破「月線」不計代價、不管基本面減碼 21:00 針對主動基金成分股,月線附近布局應對高檔震盪的盤勢 24:00 ETF代表權值指數,最先修正;主動基金更能抓到主流類股,反應速度次之 26:55 小型300、中小代表300指數,作為內資主力、軋空投機氣氛的指標(最後一棒) 相關圖表資料與完整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735

    隼先生怎麼說#EP147|NVIDIA確認產業趨勢,改變AI趨勢仍將是CSP廠商

    隼先生怎麼說#EP147|NVIDIA確認產業趨勢,改變AI趨勢仍將是CSP廠商
    1:15 短線股價跌深,為財報跳漲貢獻最大利多(先前集數分析過) 3:00 整理過去12次+本次財報公布反映,3日前報酬確實負相關 7:30 Double beat正常不過,且台積電財報也可看出 ----- NVIDIA 法說的摘要 8:30 AI引爆各區、各行業需求,公司產品需求遠大於供給 9:07 伺服器CPU轉至GPU趨勢未改變,看至2025有好表現 10:10 上一季現金回購23億元季減年增(合計財報年共92億美元) 12:12 NVIDIA與法人都只聚焦Data Center(伺服器晶片),營運成長單一且強大!? 13:56 對中限制之晶片許可尚未取得,逐步有少量對中出貨(替代的閹割版AI晶片) ----- 17:00 毛利率最亮眼,也要注意毛利率經過一年可能觸頂成長趨緩 20:10 AI伺服器供應鏈,改變趨勢是買家(CSP廠商) CSP三個影響關鍵: 25:00 商業化變現華爾街開始定價,AI支出與回報將開始受到檢視 28:00 股價的高低,也會影響公司被迫砍支出(想想2年前資料中心的故事) 30:33 CSP廠商吃人夠夠,著作、隱私權限制歐盟可能出手? 33:00 自由現金流成長趨緩,帶動股價財報公布後趨平,資金轉換至… 相關圖表資料與完整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729

    小資生活理財術#EP131|台灣人窮得只剩房?人一生要幾間房?

    小資生活理財術#EP131|台灣人窮得只剩房?人一生要幾間房?
    近日國內銀行發佈台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 從數據中可看到「淨資產 30 萬到 300 萬台幣的中產階級」就有 698 萬人 而「300 萬到 3000 萬台幣的準富裕層」有 960 萬人 台灣人之所以顯得相對富有,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中擁有最低的非金融資產價值 這引發了對於是否應該購房的深思。人一生應該擁有多少房產呢?

    隼先生怎麼說#EP146|資金源頭是AI,美股軋空3妖股,關鍵指標:美超微(SMCI)

    隼先生怎麼說#EP146|資金源頭是AI,美股軋空3妖股,關鍵指標:美超微(SMCI)
    1:53 封關期間兩件大事: AI資金更集中+CPI不如預期 5:45 美超微突破1000元,1000%是選擇權資金軋空 8:38 AI 5巨頭在財報季後提出,資金逐強抱團 真.AI金鏟子供應商 13:41 軋空看非大型股,三檔輿論焦點: 美超微、Palantir、ARM 15:48 Palantir的介紹與故事分享: 美國軍方的爪牙、CEO瘋狂的言論 22:25 ARM、美超微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稍微簡介一下 26:25 從美超微的軋空舉例,影響台股更多 27:20 何謂軋空,美股看個股選擇權未平倉與P/C OI ratio 29:34 資料數據解讀: TSMC、NVIDIA是空方認輸、實買盤的抱團推升 31:10 資料數據解讀: SMCI 未平倉趨勢上漲還帶週期性- 一堆人押寶週選 +軋空! 33:00 週復一週,一週第一個交易日決定軋空的態勢! #內容更正: 下週一美股休市,美超微第一個交易日更正為週二! 35:00 小結: AI是資金源頭,支撐盤勢、輪動補漲還是排擠 都跟AI有關 36:53 產業基本面的趨勢,還是要看NVIDIA財報與投行的反應 相關圖表資料與完整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724

    隼先生怎麼說#SP | 我是用著iPhone的多年蘋果大黑粉

    隼先生怎麼說#SP | 我是用著iPhone的多年蘋果大黑粉
    1:50 近期美股話題-AI 5巨頭 3:00 蘋果的股價反映出資金的不青睞 6:20 我的智慧型手機使用史,最近3隻都是撿剩的iPhone 8:50 談談我認為的3個使用優點,首先是簡約設計 11:00 手拿Mac才是真.蘋果粉 13:40 AirDrop確實是好用 15:00 來談談缺點,首先是itunes爛到無以復加 17:00 特殊規格、封閉體系,我不喜歡 21:20 Jobs過世後蘋果吃老本,早不是技術前沿的指標 27:30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要當第一名需要創新、夢想 31:30 蘋果就像是宗教,擁有粉絲的高忠誠度 35:00 蘋果需要理解自己的核心-創造一個全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隼先生怎麼說#EP145|財報主宰短線,FOMC三大解析 後續校正發酵

    隼先生怎麼說#EP145|財報主宰短線,FOMC三大解析 後續校正發酵
    1:08 單數次會議,本來波動就相對較低 2:50 加上科技股財報公布,短線(本週)是主要波動因子 4:25 FOMC與財報公布的反應對比,給大家一個有趣的浴缸例子 FOMC會議前三大共識問題,FED的回應 6:10 Q1:會議聲明的修改 A:緊縮字眼的修改 7:10 正式終結加息,為降息鋪好道路 8:10 小趣聞: FED傳聲筒timiraos的推特,內線消息確認無誤 12:12 Q2:降息的時間點? A:鮑爾說3月不太可能升息 15:18 Q3:改變縮表的路徑? A:沒有明確提到 16:45 鮑爾暗示ONRRP降到0前,就會考慮減少縮表 17:30 銀行準備金Q2有下降風險,要看TGA(美國財政部)的動作 兩大數據:3月降息機率與10年公債殖利率 22:30 3月降息機率,2月應要反應至20%,下次會議前至個位數 26:15 公債殖利率短線下跌,與美國公債減少發行最相關 27:30 上半年10年殖利率碰到3.75%,都算是進入超漲區 美股科技股財報 29:20 從半導體類股來看,AI比例不高就是本季股價反應致命缺陷 32:00 台股連結AI的個股比想像中少很多,3月財報還遠但要記得考量時間 34:30 資金架構依舊是集中,持續緩漲 VS 5日線一破暴跌多殺多 35:00 台股封關,持股續抱我的相關建議! 36:30 投行一直挑剔蘋果與AI連結不深,股價慘遭7連殺 37:30 AI在財報上是大量資本支出,不會有利多跟好處可以吹 38:40 四大CSP廠商的財報反應,回歸到雲端以外的現金流收入展望 40:15 股市、企業資金流向: 只要AI支出,其他全都不要(裁員砍支出)都是為了股價 相關圖表資料與完整文章: https://www.big-econ.com/index.php?sec=article&ID=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