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EP01| 世界動盪局勢下交織的博物館產業發展

    zhApril 12, 2023

    About this Episode

    40分鐘帶各位聽眾朋友介紹1950-1990年代世界局勢與各種思潮如何影響博物館產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局勢依舊動盪不安,不僅有冷戰、越戰、韓戰,人們對於未來產生迷惘、不信任體制,紛紛走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權益。本集節目將介紹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 興起,博物館學理論與實踐逐漸改變,形成 社區博物館學,重視美國當地原住民族群及非裔族群的文化,以及1970年 法國生態博物館 的論述誕生概念,與提供法國博物館學界靈感的 瑞典斯堪森博物館。再到1980年之後,博物館界提出 新博物館學 理論,強調博物館的社會性,追求大眾化、對地方社群的關懷,帶動博物館實務變革,為現今蓬勃、多元發展的博物館揭開了序幕。 本集重點: 01:08 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 07:19 法國:提出「生態博物館」名詞、論述與博物館建設 20:50 瑞典斯堪森露天博物館:法國生態博物館的靈感來源 25:49 英國鐵橋谷博物館:我們是最先鋒的工業遺址轉型地 35:35 總結 延伸閱讀: 張譽騰著,《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市:五觀藝術,2004。 林楊杰,〈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博物館發展趨勢〉,《研究與動態第十三期》。 劉采婷,〈生態博物館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影響:以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為例〉。 馬爾基茲生態博物館 官網 https://www.marqueze.fr/l-ecomusee-de-marqueze-landes/histoire-et-projet-de-l-ecomusee-de-marqueze.html 克蕊蘇-蒙特梭人與工業博物館 官網 https://www.creusotmontceautourisme.fr/en/discover/le-creusot/a-rich-industrial-past/preserved-industrial-heritage/the-chateau-de-la-verrerie/the-museum-of-man-and-industry 亞爾薩斯博物館 官網 https://www.ecomusee.alsace/ecomusee-alsace/lassociation/ 斯堪森露天博物館 官網 https://skansen.se/en/this-is-skansen/ 英國鐵橋谷博物館 官網 https://www.ironbridge.org.uk/about-us/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Motion Elements 🛤 封面圖片來源 CC BY-SA 4.0

    Recent Episodes from 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EP17|博物館的發展與影響-老派博粉的博物館願景

    EP17|博物館的發展與影響-老派博粉的博物館願景
    2022年8月24日博物館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新的博物館定義產生了!新的博物館發展走向更重視與社會、地方的連結,也是本季節目的重點脈絡。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本季就到這集結束,期待下一季與大家在空中相會哦~🏛️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5:21 從17世紀到21世紀-博物館所面對的社會現實有多大改變?! 13:42 ICOM發佈新博物館定義 25:56 老派博粉的博物館願景 32:32 片尾語 了解更多: ICOM 博物館重新定義 https://icom.museum/en/resourc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Motion Elements

    EP16|溫泉之鄉-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誕生與發展

    EP16|溫泉之鄉-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誕生與發展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家琳與潔宇將帶大家到北投溫泉博物館,了解北投溫泉文化的歷史脈絡、館內精彩亮點及建築之美,以及生態博物館概念如何融入在地發展。🏛️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1:21 探索北投溫泉博物館建築、歷史與文化之美 14:24 北投生活環境博物館園區的形成、規劃與未來 24:11 片尾語 了解更多: 徐詩惠、古芝芹、張廖淳心、王芝雅,〈以生態博物館概念分析「北投溫泉博物館」之營運現況〉 余彩瑄,〈話語中的家園:北投生活環境博物館遠區登場的脈絡、論述與行動〉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https://rhs.boch.gov.tw/rhs/plan_listview.aspx?pl=85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 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Item/Detail/%E4%BB%A5%E5%BB%BA%E7%AB%8B%E5%9C%B0%E6%96%B9%E6%96%87%E5%8C%96%E7%89%B9%E8%89%B2%E9%A4%A8%E7%9A%84%E7%A4%BE%E5%8D%80%E7%87%9F%E9%80%A0%E7%AD%96%E7%95%A5-%E5%8C%97%E6%8A%95 北投溫泉博物館 https://hotspringmuseum.taipei/about/history 許陽明:社區居民打造的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實例 https://blog.udn.com/ecomuseum/6834429 北投溫泉博物館3D環景 https://3d.taipei/culture/indoor.html?m=tMu9P68VPq3&t=%E5%8C%97%E6%8A%95%E6%BA%AB%E6%B3%89%E5%8D%9A%E7%89%A9%E9%A4%A8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老派博粉自行拍攝

    特輯節目#5|在地青年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崇蘭昌黎殿、阿緱故事館

    特輯節目#5|在地青年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崇蘭昌黎殿、阿緱故事館
    本特輯節目是由黃哲賢獨立製作完成,以崇蘭昌黎殿、阿緱故事館為主題,與大家分享地方館舍的動人經營理念與故事。👏👏 「你多久沒回屏東了?你會想更了解屏東嗎?還是想在自己的家鄉做些什麼呢? 那就來先聽聽本次的podcast主題企劃:「崇蘭昌黎殿」與「阿緱故事館」,看看這些在地青年如何在家鄉,展開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行動吧! 屏東崇蘭蕭氏家族扮起了連結鄰近社區形塑文化生活圈的要角。作為家族青年的蕭登峰與蕭嘉儀,也持續推動文化保存與創新、並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帶動地方文化交流。在本集節目中,主要訪談2位崇蘭蕭家青年:蕭登峰與蕭嘉儀,這些在地青年是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塊土地的連結?當年輕人的創新想法導入地方,自身的感受與情感是什麼?本次以崇蘭昌黎殿與阿緱故事館兩個地方文化館的發展為主軸,接下來,就讓我們用青年的角度,聽聽他們如何訴說自己與地方的故事。」 ---------------------------- 2023年,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縣愛鄉協會與屏東大學攜手合作,運用文化部提供的地方文化館運籌計畫資源,開設「青年博樂養成記課程」,引領學生與民眾深度探索當地的地方文化館舍,並以製作Podcast的方式分享。老派博粉團隊的繆思長家琳即是其中一位講師,用兩個整天的工作坊式課程,引導學員創作自己的Podcast內容。 ---------------------------- 📍歡迎大家收聽後填寫此問卷,您的建議與回饋都是學員很大的支持與助力!🙏🙏 👉https://forms.gle/9dLSPbzVEae76BNJ7 ---------------------------- ❏本集重點❏ 03:44 開場語:第一次踏入「崇蘭」 05:55 「回家後的參與和創新實踐」:果然是年輕人才做得出來! 21:49 「廟內不燒香」:改變了當地居民對廟宇的看法。 25:58 結語 📍了解更多: 👉屏東縣愛鄉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PingtungCitizen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地方文化館家族:https://reurl.cc/aLab9Y 👉蕭登峰,2021,《崇蘭文化生活圈的建構:以百年家族振興為動能》。屏東: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登峰編,2018,《香菸繚繞-減香訪談紀實專刊》。屏東:蘭陵創意行銷。 👉台灣社造通,2015,淺談社造之路-以崇蘭圳流域的便當為例。 👉崇蘭昌黎殿:https://www.facebook.com/ChonglanChangliTemple 👉蕭氏家廟: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40816000001 👉阿緱故事館:https://www.facebook.com/AGOMUSEUM1927/?locale=zh_TW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Pixabay、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阿緱故事館

    特輯節目#6|深度樂齡之旅,最潮的潮州文化景點,還不來就Low了!

    特輯節目#6|深度樂齡之旅,最潮的潮州文化景點,還不來就Low了!
    本特輯節目是由Claire與Amy製作完成,以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與同樣位在潮州的屏東戲曲故事館為主題,運用非常精彩的廣播劇,娓娓道來潮州大尾鱸鰻的故事,並以樂齡族群為目標觀眾,告訴大家這裡怎麼玩最「潮」~👏👏 「走訪潮州,只記得燒冷冰、炒板條、木瓜牛奶或起士蛋糕嗎? 在潮州圓環的美食地圖裡,有兩間緊鄰在圓環周圍的文化地標-「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和「屏東戲曲故事館」,兩者都是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文物建築,也是目前最熱門的文化觀光景點,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免費參觀,還有超好打卡拍照的特殊景點和技巧,只有本集節目聽眾才有的獨家分享喔! 不論您是大朋友或小朋友,還是最樂活的樂齡族群,讓我們用深度的聽覺方式走讀小鎮百年的文化、藝術和歷史,本集節目將帶您探索日治時期的潮州地方小故事,同時欣賞在地傳承的歌謠戲曲,等您親自來訪屏東時,必能帶給您和親友滿滿的體驗和收穫!」 ---------------------------- 2023年,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縣愛鄉協會與屏東大學攜手合作,運用文化部提供的地方文化館運籌計畫資源,開設「青年博樂養成記課程」,引領學生與民眾深度探索當地的地方文化館舍,並以製作Podcast的方式分享。老派博粉團隊的繆思長家琳即是其中一位講師,用兩個整天的工作坊式課程,引導學員創作自己的Podcast內容。 ---------------------------- 📍歡迎大家收聽後填寫此問卷,您的建議與回饋都是學員很大的支持與助力!🙏🙏 👉https://forms.gle/zQBX3RChQPxBfPr29 ---------------------------- ❏本集重點❏ 03:40 大尾鱸鰻-林少貓的抗日小故事 08:15「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資訊和特展介紹 13:07「屏東戲曲故事館」展館介紹和戲曲欣賞 17:12 主持人訪問(退休族群代表Amy) 22:30 活動預告:館長有話要說 📍了解更多: 👉屏東縣愛鄉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PingtungCitizen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地方文化館家族:https://reurl.cc/aLab9Y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https://taiwaneseopera.ncfta.gov.tw/home/zh-tw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YouTube audio library、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CC BY-SA 3.0 郭松樺

    EP15 |陶瓷之鄉:地方產業的轉型與陶博館的誕生-鶯歌陶瓷博物館

    EP15 |陶瓷之鄉:地方產業的轉型與陶博館的誕生-鶯歌陶瓷博物館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家琳與詩敏將帶大家到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了解陶博館的創立故事與有趣的藝術作品,以及鶯歌地方產業的歷史與轉變。🏛️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2:00 鶯歌的陶瓷歷史與產業轉型 05:55 陶博館的誕生與定位 15:30 2023臺灣陶藝獎 新銳獎 首獎:宋立《餐桌禮儀》 20:24 陶博館可以怎麼玩 24:00 新北美術館旁的三鶯桃花源 27:18 片尾語 了解更多: 鶯歌陶瓷博物館官網 https://www.ceramics.ntpc.gov.tw/ 宋立《餐桌禮儀》 https://www.instagram.com/p/C0gXqbxPeq9/?img_index=1 三鶯地區的公共藝術 https://www.ceramics.ntpc.gov.tw/xmdoc?xsmsid=0G289658204489496628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Wikipedia CC BY-SA 4.0 氏子

    EP14 |藺草編織產業的新生與存續-藺草文化館

    EP14 |藺草編織產業的新生與存續-藺草文化館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家琳與潔宇將帶大家到苗栗苑裡的地方文化館-藺草文化館,了解藺草文化館的創立故事,以及當地居民與藺草文化館之間的關係、藺草編織產業重新活化,並走向品牌化的歷程🏛️🌱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7:21 藺草文化館的誕生與展示 21:45 藺草產業的文創品牌之路 33:42 片尾語 了解更多: 劉芳晴、黃世輝〈記憶與技藝的創新:從關係人口之視角 探討藺編工藝創新與地方復振的構築及影響〉 施佩其〈地方知識與地方博物館:以苑裡藺草文化館為例〉 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 https://www.moc.gov.tw/cp.aspx?n=129 藺時尚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2/post/201508200003/ 藺草編織禮服 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a4d53363553226d5a360ee5b4f4a9f7#124795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Wikipedia lienyuan lee, CC BY 3.0

    特輯節目#4|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幫迷失的古代人阿和追溯身世之謎!

    特輯節目#4|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幫迷失的古代人阿和追溯身世之謎!
    📢📢緊急召集令📢📢 志願者來幫幫阿和吧!!🙋‍♀️🙋🙋‍♂️ 阿和是位45歲左右的青年,但他因為失憶症忘了自己是誰、自己曾經生活的年代,目前他到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樓,人類文化廳「古代人說故事」展廳尋找線索,只要到科博館的櫃台領取紋身貼紙,透過這個紋身貼紙,你將被阿和賦予超能力,可以聽見阿和的聲音... 位於臺中市北區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是1977年國家12項建設中,文化建設計畫的其中一座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自然史博物館,它的建館目標是希望能啟發大眾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提供學校相關教育資源,也希望能蒐集全國代表性的自然物標本、人類學遺物,達到博物館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科博館包含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每一個展廳都很精采,這次的語音導覽即是在人類文化廳「古代人說故事」展廳,透過阿和與小來的引導,幫助阿和解開身世之謎吧! 本集重點: 00:00 科博館最新的語音導覽服務在哪裡? 06:55 為什麼博物館參觀需要語音導覽? 11:45 幫幫阿和!協助他解開身世之謎! 19:30 片尾語 ▎任務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文化廳-古代人說故事展廳 ▎紋身貼紙索取位置: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F服務台(數量有限) ▎適用對象:國小5年級至國中3年級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老派博粉拍攝

    EP13 |蘭陽博物館(下)涵蓋宜蘭整座城市的縮影:特色與實踐

    EP13 |蘭陽博物館(下)涵蓋宜蘭整座城市的縮影:特色與實踐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家琳與潔宇將延續上集蘭陽博物館的創館故事,接續介紹蘭陽博物館現在的發展,以及它肩負著的使命,跟我們一起認識蘭陽博物館的建築特色、展示規劃,還有宜蘭頭城最知名的傳統祭典-搶孤活動吧!🏛️🌱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1:25 結合音樂符碼與地景的建築特色 06:50 整個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 14:22 頭城傳統祭典:搶孤 24:28 片尾語 了解更多: 蘭陽博物館-夢土上(華語3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rNgqqYo1M&t=1591s 南方澳鏢旗魚的故事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e29e5ca9-c70e-11ea-94d3-2760f1289ae7/ 蘭博電子報100期-從頭城搶孤文化資產看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ae6a94cc-f593-11eb-92da-2760f1289ae7 蘭博電子報119期-搶孤復辦簡史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dc7093c7-c257-11ea-94d3-2760f1289ae7/ 頭城搶孤 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21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 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CC BY 4.0曾坤城

    EP13 |蘭陽博物館(上)涵蓋宜蘭整座城市的縮影:誕生與家族

    EP13 |蘭陽博物館(上)涵蓋宜蘭整座城市的縮影:誕生與家族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家琳與潔宇將會介紹蘭陽博物館歷經21年籌備、波折的創立故事!🏛️🌱 這個故事中,包含了民間參與與永續發展的感動,以及蘭陽博物館的營運怎麼與生態博物館理念、社區總體營造基礎結合?蘭博家族怎麼組成,並在宜蘭萌芽、茁壯成長?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1:33波折的創立故事 17:26蘭博家族的組成 31:16 片尾語 了解更多: 蘭陽博物館-夢土上(華語3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rNgqqYo1M&t=1591s 蘭博電子報001期-博物館視野「蘭陽是一座博物館」─蘭陽博物館願景之我見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9c852544-01d3-11ea-8482-2760f1289ae7/# 蘭博電子報081期-蘭陽博物館的誕生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e7ff644c-d556-11eb-92da-2760f1289ae7/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1》呂理政:故鄉是營造夢想的神奇之地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8420/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2》除了蘭陽博物館,更值得你認識的「蘭博家族」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8429/ 蘭陽博物館家族成員 https://families.lym.gov.tw/ch/lym-family/overview/index.html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CC BY-SA 2.0 Jerry Lai

    EP12|家琳漫聊-從傳藝中心發展思考文化融合

    EP12|家琳漫聊-從傳藝中心發展思考文化融合
    本季節目老派博粉以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如族群、宗教、地方產業、人文等,帶各位聽眾朋友了解當代博物館產業蓬勃發展的走向。當代博物館不單是知識傳遞的場域,而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關注地方文化。在本集節目中,老派博粉家琳將會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戲曲淵源,結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誕生故事與戲曲生態系,並以傳統藝術中心的宜蘭傳統藝術園區為主角,介紹其園區建築、歷史,讓聽眾朋友更能了解台灣的戲曲發展。 本集重點: 00:00 開場語 02:1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不只在宜蘭 13:18 從創建到當代-文化政策與社會脈動的相互作用 24:11 宜蘭傳藝園區作為一個類博物館的重要特色 31:47 片尾語 了解更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官網 https://www.ncfta.gov.tw/taiwanmusic_74.html 宜蘭傳統藝術園區 https://www.px-sunmake.org.tw/index/ 👉造訪老派博粉官網: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 👉鎖定老派博粉FB:https://reurl.cc/g8kdXN 👉追蹤老派博粉IG:https://reurl.cc/nn6a6n 📥訂閱電子報:https://reurl.cc/WEanl7 📮聯絡我們:museumvisionary@gmail.com 🎧音樂與配樂素材取自Motion Elements 封面圖片來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