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為什麼德州州議會眾議員要集體「出逃」至華府?南非暴動蔓延的原因。

    zh-HantJuly 15, 2021

    About this Episode

    南非暴動:為了聲援身敗名裂的前總統Zuma,或民眾只是要出一口怨氣? 支持Zuma的鐵桿群眾發起打搶殺。加上南非經濟凋敝,不滿政府的民眾趁勢作亂。已導致70多人死亡,上千人遭到逮捕。 美國十餘個共和黨控制的州在進行選舉法案的·修、立法。目的是增加投票困難。減少傾向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尤其是黑人的投票意願。 德州民主黨眾議員在開會時集體「出逃」至華府,讓州議會人數不足流會。「出逃」的原因是德州州警有權逮捕無故不開會的議員回到議會,但僅限德州境內。所以他們才要「出逃」到華府。

    Recent Episodes from 總理各國事務局

    【美中台三邊關係】過半數美國人支持出兵保台。靠譜嗎?

    【美中台三邊關係】過半數美國人支持出兵保台。靠譜嗎?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日前公佈民調:有46%的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應公開表示若中國大陸進犯台灣,美國會保護台灣若中共進犯台灣,52%美國人支持美國派兵防衛台灣。53%支持美國與台灣簽署同盟協議。69%支持美國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 這些數字背後,牽涉三個層次的背景。1,解放軍目前已經具備區域拒止能力,美軍範圍台灣,未必會佔上風。2,台灣有無自我防衛的意志。3,美國是否是因為台灣冒進(如宣佈台獨)而被動捲進台海衝突。如果受調人不明白這三層背景,這個民調意義何在?換句話說,美國人是否明白美國與台灣正式成為同盟關係的意義?是否明白美國考慮出兵防衛台灣與否,有主動與被動的差別?是否明白美中之戰可能是一場必須傾全國之力投入的戰爭?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在今年二月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的意見領袖中有七成支持美國應該出兵保衛台灣,但是只有四成的一般民眾支持美國應該出兵保衛台灣。 一方面,美國現在已經沒有能力承擔「美國隊長」的重任,另一方面。台灣卻依然緊抱美國大腿,而且愈抱愈緊。在北京不斷發出訊號,告訴華府台灣攸關其核心利益時,美國卻充耳不聞。台灣的處境愈發危險。

    拜登同意訪問烏克蘭,北韓重啟寧邊核設施。

    拜登同意訪問烏克蘭,北韓重啟寧邊核設施。
    拜登表達訪問烏克蘭意願,澤倫斯基吃了定心丸? 朝鮮重啟寧邊核子反應爐,用意在讓華府知道朝鮮想與華府談判。但拜登政府四月份完成的對朝鮮政策檢討報告,除了表明不同意歐巴馬的「戰略忍耐」以及川普的「大交易」政策外,拜登具體的對朝鮮政策為何,仍然不清楚。 寧邊核設施雖然了較為老舊,但仍有提煉鈽的能力。可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也可製造核彈。棄與不棄,朝鮮都不會吃虧。 金正恩重啟核反應爐的時機,剛好趕上美國處理阿富汗撤軍灰頭土臉,也可能藉此測試華府同時應付兩個或多個區域衝突的能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美國的安全承諾說話算話嗎?(台灣也想知道)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塔利班允許阿國人民離境,但不設置安全通道,換取中俄不杯葛決議案。 拜登的盤算:阿富汗撤軍是民心所趨,撤離作業失利傷皮不傷骨,民眾很快就會忘記。 美國撤軍後,在阿富汗的情蒐與反恐能力大幅下降,難保阿富汗不會再度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北京的表演式愛國主義橫掃全球;美國應立即與塔利班合作參與重建阿富汗。

    北京的表演式愛國主義橫掃全球;美國應立即與塔利班合作參與重建阿富汗。
    【新聞英文】:Hurricane(颶風)與typhoon(颱風)名不同,實為一。都是tropical cyclone(熱帶氣旋)。還有,氣象預報常說的熱帶低壓,英文是tropical depression。 北京愛生氣,總愛說某國踩到紅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西方中小型民主國家最容易成為北京發脾氣的對象。也許,這是一種情緒管理不佳的問題。 戰狼外交不是中國在全球展示民族情緒的唯一方式,中國民眾在國外自發的愛國主義行為,甚至有中國外交部人員幕後鼓動,造成當事國社會不安,近年愈發引起注意。霸凌外國是辦理洋務最笨拙的方法。 阿富汗美軍最後一架軍機今天凌晨天還沒亮就起飛離境,替美國在阿富汗經營20年劃下句點。塔利班執政後,財政困難、人才不足、西方援助中斷,國家百廢待興。美國的利益是應等塔利班垮台,或是與塔利班合作,積極參與阿富汗重建? 1990年蘇聯從阿富汗鎩羽而歸,美國隨機撤出阿富汗,阿國內戰隨即爆發,塔利班崛起,執政後包庇凱達組織,釀成911事變。美國若記取前車之鑑,當知積極參與阿富汗事務,才能消弭恐怖組織再起的機會。 拜登阿富汗政策的終極測試,就是美國會不會再一次遭到恐怖攻擊…

    【美中台三邊關係】習拜不會了?病毒起源續查嗎?時地不宜的出訪

    【美中台三邊關係】習拜不會了?病毒起源續查嗎?時地不宜的出訪
    北京若決定習拜不會,意味美中關係任其漂流;疫情只是藉口,該新聞的消息來源還說,中美關係目前「停滯不前,缺乏發展」,言下之意北京並非沒有期待。 美中關係惡劣如此,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包含習近平,能夠應付在這種關係下開高峰會的場面。此時放風,意在告知北京的顧慮與期待:拜習會必須無風險、爭議議題得到鋪墊。 高峰會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不如不開;高峰會如果有爭議,對習在廿大的影響非常嚴重。 美國情報單位再度調查結論是「證據不充分」,但這並不表示美國不會繼續以其他手段施壓續查病毒起源。 賀錦麗訪問新加坡與越南期間,完全避談阿富汗。凸顯她此次訪問時地不宜的尷尬。 中國提前一步出手。越方在賀錦麗到訪前一天先表態,表明不會站在與中方對抗的一方。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是什麼?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是什麼?
    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承諾「允許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提法與做法,卻產生富人因此「捐錢保命」的譏諷。 仇富或為富不仁一直是中國傳統社會深根蒂固的觀念。私有財產也一直不被認為是人權。再加上大陸富人的第一桶金多半是靠國家資本而來。國家拿回部分理所當然。 「共同富裕」目前似乎還處於「破」、沒有到「立」的階段。官員多半表述共同富裕「不是什麼」,而不是「是什麼」。例如共同富裕「不是消滅私有制、不是搞平均主義,不是殺富濟貧。」「不是什麼」可以讓老百姓有感,有助習近平連任總書記。 「共同富裕」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樣,都揉合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一些特點。「共同富裕」既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又強調要創造中央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也就是堅實的中產階級分配結構。這兩種思維方式相容嗎? 浙江作為「共同富裕」示範區,日前卻發生杭州市委書記貪瀆下馬的醜聞。這是個別官員的操守問題,還是習近平福建幫與浙江幫人馬互相傾軋的問題?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
    通往巴格達機場的道路,現在只准許美國與北約的公民與永久居留權的人士通行。拜登能兌現承諾,全數撤出曾經協助美國與盟國工作的阿富汗人嗎? 拜登在G7高峰會上說,除非必要或塔利班沒有兌現與美國合作承諾,否則不延後最後撤軍期限。美國與塔利班的協議是什麼?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會受到嚴重打擊嗎?美國如果將勻出的資源,轉用於對付中俄,需要盟國支持時,盟國會義無反顧的助陣嗎? 20年前。北約各國基於公約第五條集體行動的要求,配合美國出兵阿富汗。是北約第一次派兵到歐洲以外的地區履行公約國的義務。20年後,美國以不聞不問不告知的態度處理北約盟國人員撤離的問題。北約各國冷暖自知,會傷害未來美國與北約各國的信賴關係。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此時正好在越南訪問。時機巧合到讓外界可以拿阿富汗匆促撤軍與越戰是美軍倉惶撤軍對比。

    拜登的決策品質被人看破手腳了嗎?拜登團隊浪得虛名?

    拜登的決策品質被人看破手腳了嗎?拜登團隊浪得虛名?
    【新聞英文】withdrawal vs abandonment。這兩個字在最近的阿富汗新聞中常見。美國民眾支持拜登從阿富汗撤軍(withdrawal)的政策,但是不同意他放棄(abandonment)阿富汗人民的做法。另外,英文媒體也常用fiasco(徹底失敗)形容拜登的撤軍計劃。 從這次拜登從阿富汗撤軍,可以看到拜登那些決策習慣與風格?或許可以預見他與北京或莫斯科打交道時,會對台灣產生哪些影響。 雖然拜登自詡的外交成就因處理阿富汗撤軍不善而蒙塵,但根據最新民調,2/3美國民眾啊支持撤軍政策,47%肯定拜登處理國際事務的表現,52%肯定拜登處理國家安全事務的表現。撤軍灰頭土臉,對民主黨期中選舉的影響不會太大者。 川普小丑是禍害。共和黨有這麼多支持被他迷惑,就是美國政治愚蠢的最大表徵。小丑鬧了四年,支持者還是不離不棄,這就是美國民主政治衰敗的開始。也是美國面對中國大陸缺乏底氣的原因。 拜登雖然靠共和黨支持通過基礎建設法案,在內政問題揚眉吐氣,但在外交上灰頭土臉。他會不會被盟、友邦看破手腳?拜登團隊不是川普團隊,他們出了什麼狀況?

    「今日XXX,明日台灣」?美國對台未必不會始亂終棄。

    「今日XXX,明日台灣」?美國對台未必不會始亂終棄。
    拜登明示撤軍理由是反恐任務結束,卻避談輸出民主制度失敗,這是始亂終棄:20年前美國出兵阿富汗沒有和阿富汗人商量,20年後離開,也沒有和阿富汗人商量(還偷偷與塔利班達成撤軍協議)。 雖然美國不見得一定會放棄台灣,但美國對台「神聖不可侵犯」的安全承諾,還有一個原則:「戰略模糊」。也就是說,如何神聖?那些情形(不)可侵犯?都會隨美國的國家利益形勢改變。相反的,美國對台承諾不神聖、可侵犯的例子卻不少。聽我們詳述一部美國對台失信史。 阿富汗是美國經營廿年、花費兩兆美元的承諾,下場也不過如此。美國盟友中,面對朝鮮威脅的韓與至少於美國有正式條約保障,面對俄國威脅的烏克蘭,至少有北約一個集團的(口頭)保障,台灣什麼都沒有,只有海峽與美國一個國家、口說的「神聖不可侵犯」承諾保障。夠嗎? 「今日阿富汗」的主因是阿富汗不自助,而不是美國失信?就算是,台灣有能力自助嗎?有意願自助嗎? 美國經歷了阿富汗撤軍的失信悲劇,在短期內會特別強調對如韓國、台灣、或烏克蘭的安全承諾。但長期未必如此。

    草莽治天下:塔利班二次執政,內定總統人選巴拉達其人其事

    草莽治天下:塔利班二次執政,內定總統人選巴拉達其人其事
    拜登:美軍會等到最後一位美國公民撤出才離開阿富汗。機場安全通道不安全?安全範圍由那一方決定? 阿富汗新總統可能人選巴拉達(Baradar)其人其事,可能是負責與西方打交道的主要人士。 草莽政府第一要務:國庫錢不夠。西方國家援助大部分被取消。 阿富汗北方還有部分部落反抗塔利班,未來會爆發內戰嗎? 阿富汗有可能像伊朗一樣,出現反對黨或某種反對力量嗎? 幫塔利班打天下的各地激進穆斯林,會對塔利班索求回報,導致恐怖主義滋生嗎?